。
先说说看似不相关的两个调查结果。在我意识到下杆时正确控制手腕角度,并保持Lag(手臂迟滞),才最终明白这两个调查结果对于业余球手的确切含义。
一个值得关注的高尔夫运动损伤调查结果,对职业球员与业余爱好者的调查数据显示,职业球员身体各部位发生损伤主要是:腰(24%)、腕/手(24%)、肩(10%)、肘(7%),而业余爱好者的运动损伤排在第一的是腰背部,第二是手肘。
还有一个,GolfTEC-SwingTRU对比不同差点球员的挥杆动作,发现高水平球员通过击球区时双肩倾斜度比100杆水平球友大出20%。双肩倾斜度是指双肩顶端连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。很多业余球员在触球时的肩膀倾斜度与站姿准备时差别不大,而职业球员的肩膀倾斜度会达到50度。
我也曾一度受到肘部胀痛的困扰,体会自己手肘的伤痛原因,完全是在大力挥杆时双手需要过度用力握杆造成的。再仔细观察很多业余球员,如果挥杆时提早释放手腕,将导致杆头外抛(Casting),在击球时刻双肩倾斜度与站位时就相差不大。对我,改变来的是这样的出乎意料。某一天,练习与体会下杆的“魔法动作”时,猛然间意识到过去忽略的一个细节,需要持续保持腕部的角度。
在意识到下杆时持续保持腕部角度,并使得手臂滞后(Lag),我进而有了对挥杆的更深层认知。
第一 杆头轨迹与距离
看到Lag这个单词,球友们一定会联想起“延迟释放”。“延迟释放”代表着更大的动能以至更远的距离。要做到“延迟释放”就需要在下杆时保持腕部角度。在我新的认知里,下杆时保持腕部角度,并使得手臂滞后,更重要的是确保了Inside-out杆头轨迹。
在上杆顶点时,保持左腕平伸,右腕托举、右肘指向地面的姿态。但是,启动下杆后,经常性的错误就是手臂提早发力,手腕角度提前打开,引发杆头外抛(Casting)。这样会引发两个问题,杆头提前加速,为了控制球杆,需要双手更加发力握紧,长期以往,出现高尔夫肘的伤病。其次,在击球时双肩倾斜度就会与站姿准备时相差无几,很容易出现1号木的大右曲球,和铁杆打厚的失误。
第二 保持腕部角度与球杆控制
在下杆时正确保持手腕角度,并做到手臂迟滞(Lag),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球杆,避免出现杆头外抛(Casting),保证Inside-out击球路径,获得杆头击球最大的弹射动能。如何正确控制球杆,就在于握杆的方式。(如何握杆,请参考《五堂课》之问“几乎”正确的动作=灾难?)
在强化挥杆手腕角度的控制后,我意识到在上杆顶点时,尤其需要感知双手的握杆状态。下杆启动后,双手对球杆的控制不因手臂跟随躯体的转动而发力。这里有我自己的两点感受,其一是下杆启动时,躯体核心收紧、有力,而双肩和手臂放松自然跟随下落,其二,左手对握把的控制主要是依靠手掌根部大小鱼际和后三个手指,右手感觉是在托着球杆。双手在下杆启动后随着右肘收向右肋而自然下落,继续保持手腕角度直至释放击球。
在《五堂课》里提到一个Supinate动作,在击球时左手腕从朝向地面向上翻转。我一直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动作,直到开始控制手腕角度、保持手臂迟滞,并在击球时刻双肩倾斜度合理变大后,才领会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。而且,从这个动作我对击球时手腕释放才有了真正的理解。
第三 躯体背部肌肉群与手臂内侧肌肉的耦合
站姿准备时,可以感受到手臂和腿部的内侧肌肉群(inside muscles)已经处于蓄势状态。在上杆时,手臂带动双肩转动,由背阔肌拉伸产生的张力是身体能量蓄积的主要来源。充分转动双肩的目的是拉伸背部肌肉群(主要是背阔肌)蓄积能量,不能因追求肩部转动的幅度,使得腰胯部发生过度扭转。手臂上举直至上杆顶点,因上述(第二部分)双手对球杆的控制,可以充分感受到躯体背阔肌与左手臂内侧肌肉的耦合(一体化)。
正是在感受到了躯体背阔肌与左手臂内侧肌肉的耦合,我才最终将头脑中的挥杆链式行为(chain action)与身体行为动作完全对应起来。这也是我不断学习《五堂课》中的高尔夫挥杆基本原则,至今收获的最大奖赏。
在接触高尔夫十多年后,是Ben的无私相授和衷心告诫,通过所总结的挥杆基本原则,以及其个人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,帮助我提升了认知,并开始享受其中的乐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