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招助你提升挥速,想打远的来
数据不会骗人,击球的远近与你的挥杆息息相关。虽然吐槽“绿巨人”德尚博练肌肉拼距离的声音不少,但是德尚博上一场大满贯赛事PGA锦标赛上的数据实在过硬:一号木开球平均距离达到322.5码,在世界顶尖好手中,这个数据依然排名第一。为了增加自己的击球距离,德尚博在挥速上下了不少的功夫。在2019年,他的一号
每次击球时,注意过你的右脚动作吗?
所有打球的球友都知道,在挥杆结束后要把重心转移至左腿同时右脚脚尖着地,并且也大多能做到。结果大家是做到了,但过程你做对了吗?右脚是如何完成脚尖着地的?有的球友是,在下杆时以右脚脚尖为中心,脚跟向后方旋转,然后在触球结束后瞬间抬起右脚,形成看似正确的收杆动作。这样做的后果是,触球时重心无法转移至左腿,
挥杆在打高尔夫球中有多重要!
触球:也就是球与杆面接触的时间仅为千分之一秒,所有球杆都一样(包括推杆)。这么短的时间,是没有办法做任何调整动作的,触球只是一个结果。触球不是你能控制的,它是反应动作。我们追求的触球目标是把速度最大地从杆头传递到球上,也就是最大精准率:球速除以杆头速度的比率。一号木的最大精准率为1.5;挖起杆和铁杆
好重心转移 VS 坏重心转移,你属于哪一类?
重心转移,作为挥杆的核心来源,能为挥杆提供力量来源以及提高击球的稳定性。好的重心转移意味着完整的力量传递和输出,不仅能够保证挥杆的一致性,还能确保你的击球扎实。相反,糟糕的重心转移,不仅会令你在上下杆时感觉卡顿,无法发力,还容易影响球路,导致击球质量下降。那么到底怎么才算一个好的重心转移?首先就要了
转胯而不是顶胯,这个毛病真要改改了
髋部的旋转,是高尔夫挥杆里必不可缺的一个动作,我们大家平时喜欢称之为“转胯”。无论是在学球期间,还是平时的练球过程中,“转胯”这个词相信大家都能经常听到。当听的多了,大家也就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练习了。但是关于胯部动作的练习,很多人其实做的并不是很好,他们总是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,例如:顶胯。所谓顶胯
击球一直打不远?你的转胯做对了吗?
胯部动作的正确发力,是影响着击球成败的关键。然而,不论是身经百战的老球友,又或者是刚刚入门不久的高尔夫小白,对胯部动作的理解,常常会陷入误区当中:有些球友支持“顶胯”,有些球友却是说“转胯才是硬道理”。那么,究竟哪种才是更优的选择? 谁不想要获得像DJ一样的超强远距!今天,我们一起来解开困扰多时的纠
推杆初入门——高尔夫系列专题
推杆的目的:在每一个果岭上击打进洞最多不超过两杆。在上一期文章中,我们讲了推杆的基本技术,本期文章开始讲述如何控制推杆的距离,也就是说控制球被击出之后的距离。我们所有的技术动作以及下一期将会提到的阅读果岭的方法,都是为了能够让球在果岭上按照我们所希望的距离滚动,既不会太远超过了球洞,也不会太近,没有
挥杆框架怎么形成,三部曲,第一步是关键
挥杆常见问题挥杆有没有框架?当然有。挥杆框架能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?三点。1. 第一点是杆面。当站的时候杆面方正,杆头不动,杆头不晃指向目标。这第一步就是职业和业余的差距。很多球友都知道,当站那里之后杆头一直在晃,一直在动,杆面也是在变化。所以当站直的时候杆面指向目标,杆面保持稳定,以此为基础才有站姿
高尔夫技巧|学会控制高尔夫挥杆,保证整体性!
如果高尔夫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打的更远,那么这项运动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。它的乐趣就在于复杂性和不确定性,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需要兼顾的东西太多了,方向、距离、策略、心态几种因素缺一不可。之所以不确定则是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到自己会打出什么样的击球,遭遇到什么样的状况。所以,那些认为击球距离就是一切的球友就大错特
高尔夫比赛的那些奇葩奖项,原来中奖如此容易
高尔夫奖项设置一般分为常规奖项和非常规奖项。常规奖项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总杆冠军、亚军、季军和净杆的冠军、亚军、季军。总杆的意思是正常比赛中,球手的总杆数,比如本次比赛A打78杆,那么78杆就是总杆。净杆是总杆减去差点后得到的杆数,例如A的差点是5,那么A的净杆数是78-5=73杆,有时候净杆也采用新新